
尋秘境.琅嶠卑南道
公路故事
琅嶠是恆春的古地名,認識恆春半島要從「琅嶠」這個地名開始。牡丹社事件後,西元1874~1895年間,清廷先後開闢8條東西越嶺道路通往臺灣東部,其中1條由屏東恆春鎮通往臺東卑南鄉的道路,即為琅嶠卑南道。根據文獻紀錄,古道大致由恆春東門起程,往東越小嶺,再溯港口溪北上至源頭附近後,向東翻越山嶺出八瑤灣,最後沿東海岸往北抵達卑南,總長約203公里。其中八瑤灣至牡丹灣路段即是今日台26線港仔至旭海路段,古今路線位置大致相同,而牡丹灣至卑南路段亦為今日所稱的阿塱壹古道。現今因為生態及軍事的因素,台26線港仔至旭海路段其前後銜接路段無法通行,且沿途人煙罕見,得以呈現自然原始景觀。
主題特色
台26線72k+300~79k+400港仔至旭海路段長7.1公里,於清領時期亦為琅嶠-卑南古道原址一段,它濱臨太平洋,是連接港仔與旭海兩個部落的唯一道路。民國戒嚴時期受軍事管制,因而保有南臺灣東海岸地區自然景觀,素有「天涯海角」之稱。沿線具有沙漠景觀、奇石礁岩地形、海岸原生林生態、礫石海灘、野溪生態、神秘軍事區等。這是一段歷史道路,無形的文化資產蘊藏其中。
公路蛻變
基本資料
-
主題公路名稱
尋秘境.琅嶠卑南道
-
里程樁號
台26線72k+300~79k+400
-
服務設施
停車場
涼亭
觀景台
相關秘境

九棚秘境-鼻頭草原
九棚秘境-鼻頭草原是可眺望海天一色的美麗草原,到處都有野放水牛、水窪、珍稀的昆蟲與植物,壯闊的草原與山谷的結合,無不使人感到心曠神怡。站在制高點可遠眺八瑤灣,遙想當年的牡丹社事件,感受九棚秘境的魅力。

旭海草原步道
旭海大草原位於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的東邊,因受鄰近的太平洋海風吹拂,這裡終年綠草如茵,山坡各處可見放牧的牛羊。因人煙稀少,保有自然原始的生態環境;因地理位置的優勢,欣賞日出、日落美景更是不能錯過。

港仔隙地-漁港雨水公園
港仔隙地公園秉持大自然物質循環再利用的概念,設計出「雨水撲滿」,且完全利用當地素材,將堆積環境廢棄物配合現地綠建材使用,如石材、漂流木、鵝卵石等再運用,結合成全新型態的景觀休憩公園。

東源森林遊樂區
哭泣湖周圍群山環抱且富有多樣性的生態環境,是座遺世獨立的秘境;東源濕地乍看一望無際的野薑花田及草原,其實底下是層層疊疊的水草堆積成,長年的水草盤根錯節地覆蓋在溼地之上,帶來彷彿走在水上草原的特殊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