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回歸北回,熱帶漫遊
公路故事
台1線是台灣西部最主要的南北向幹道之一,自清代起便是重要的交通要道,貫穿整個嘉義縣。不僅串聯縣內多個人口與商業聚集區,也是農業、工業與觀光的連結動脈。沿線可通往民雄工業區、嘉義酒廠、故宮南院、以及嘉義市中心商圈,形成交通便利與經濟發展並進的區域走廊。由於道路筆直寬敞,沿途景觀多變,從農田阡陌、聚落商圈到現代化市區,展現出嘉義縣城鄉交融的特色風貌。
此外,台1線亦與台82線、台18線等省道及快速道路相互銜接,使嘉義與雲林、台南之間往來順暢。這條道路不僅是嘉義縣的重要交通命脈,也象徵著中南部地區經濟與生活的連結線,見證著嘉義從傳統農業縣邁向多元發展的歷程。
主題特色
嘉義段的台1線擁有開闊的平原視野與豐富的植栽景觀。沿線兩側綠帶廣闊,道路兩側多以榕樹、樟樹為主要行道樹,形成層層樹蔭與季節變化的色彩。且北回歸線特殊天文地理位置孕育多樣物產、綠帶喬木林景觀及路段內自行車道規劃完善,可沿途欣賞綠帶喬木及蜘蛛百合。行至北回歸線時亦可停下車休憩,並觀賞北回歸線意象及周邊植栽。
省道台1線嘉義縣段不僅是交通動脈,更是一條以綠意為主軸的風景走廊。道路兩側多層次的植栽設計,使往來旅人能在車行之間感受嘉南平原的開闊與生機,展現「公路即景觀」的自然美學。
基本資料
-
主題公路名稱
回歸北回,熱帶漫遊
-
里程樁號
台1線270K+000~278K+000
-
服務設施
展示館
停車場
步道
-
維護機關
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水上工務段
(05)2685603
省道相關公路

種樹2.0幸福屏鵝公路
自2022年7月1日正式開工以來,這一天,是「屏鵝公路纜線141公里地下化暨種樹百里2.0計畫」的重要里程碑。 纜線下地是現代化國家必要的基礎建設,然而囿於預算規劃和行政作業程序,台電平均一年僅完成21公里的系統下地。本計畫在公路局的統籌執行下,在半年內完成了141公里纜線下地,在時間和量能上可說是以7倍速完成了10年的計畫,並於112年1月31日如期完工,種樹百里2.0幸福屏鵝公路已示範全國擁有純淨天際線、綠意盎然且花團錦簇的國境之南景觀公路。「桿線下地,天際無線」 ,對生活空間減少電桿、電線,使環境更加美化,提升生活品質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,並展現多元的環境整合,營造出生態、生活、永續、韌性與環境等景觀價值一併達成。

都會川流中的古道綠廊
台1線381.7k~390.4k路段位於大寮區早期曹圳之源頭,高雄平原地區之農業灌溉,許多水圳灌溉系統揭發源於此,是重要的人文資產,雖目前大多已廢棄或作為排水溝,但仍可在沿線上看見幾處交會點(如高鳳橋、大智陸橋)。鳳山區為清朝時期即發展蓬勃之古縣城,與左營舊城串聯成雙城,往返雙城間之古道即為雙城古道,與現今之台1線有幾處交叉、交疊處(如文衡路、建國路三段365巷、澄清路),期間也保留了許多如鳳儀書院、城門等重要歷史建築。

海線風情 返璞歸真
台1線為台灣重要公路之一,其見證地方鄉鎮之蛻變亦保留過往鄉土風情,各鄉鎮民情造就台1線風景千變萬化。而台1線經過之海線地區景觀雖受限環境條件發展雖不若市區,但也因此保留許多現今難得一見面的純樸景色。

林蔭都市綠廊 楓香大道
台1線,又稱縱貫公路、西部幹線,自清代就是縱貫南北的交通要道,循著這條歷史最悠久的古道,三百多年來的台灣一一呈現在眼前。於新竹縣境內主要行經湖口、新豐、竹北等鄉鎮,有繁忙的都市景觀,也有散發稻香的郊區自然美景,旅人可於此感受舒適愜意的韻律。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