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公路蛻變
以路就樹 - 車道調整 護人也護樹

為考量樹木生長環境,全面盤點樹木生長空間,其中中投東路10k茄苳之綠帶寬度不到1m且浮根嚴重,造成路緣石損壞及路面破損,影響行車安全,經評估後採交通工程手段,在符合道路路線標準情況下,縮減道路寬度,增加綠帶寬度,提升植栽生長空間(以路就樹)亦改善樹木浮根、路緣石、道路平整。
成果
改善前
外側部份綠帶寬度約1m,因空間不足致浮根嚴重損壞路緣石。
改善後
縮減車道寬度、增加喬木生長空間,設HDPE透水管改善土壤透氣環境。
氣動鬆土 - 溫和改善植生環境

高壓氣動處理改善土壤空氣含量,輸氣裝置使樹穴根領出現,降低對樹木傷害,並達到鬆土降土作用,增加土壤孔隙度吸收水分及養分。
氣動式挖掘改善喬木基盤環境影片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yjjAou_d8Gbm18Visz8M_346197AsPIR/view
成果
改善前
樹穴根領表面多餘覆土、老舊劣化路緣石
改善後
以高壓氣槍清理表面多餘覆土,輕、透、減量設計原則辦理緣石整平並重新植草
橋下空間綠地活化

打造綠色心臟 善用地被固碳
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經由葉片氣孔進入植物體內行光合作用,部分二氧化碳透過呼吸作用或枯枝落葉的分解排放回大氣中,其餘則儲存於植體內形成生物量。
利用植物固碳機制,以碳監測儀器監測並經精確推算地被植物碳吸存量,藉由數據分析結果,供後續應用於橋下空間、分隔島及路肩隙地甚至推廣至地方社區運用,以共同維護氣候變遷之影響。
成果
改善前
礙景天線、木柵護欄老舊破損、植被生長狀況不良、橋墩色差、 水泥護欄封閉視覺……等待改善項目
改善後
綠意央然,消除礙景,並以生態淨零為目標,研調實驗找出合適地被,以15.3k橋下空間作核心基地監測,另修剪雜木修剪及改設通透性護欄,視域還景清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