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公路蛻變
地被植生環境改善

- 現況盤點:
既有綠帶因底層有五福溪箱涵通過,覆土深度僅有25cm~30cm,綠化生長狀況不佳、排水狀況不良,隙地裸露嚴重。
- 改善方式:
舖植草墊能承重180頓,營造綠化環境。
外側水溝處洗孔使內部積水時能溢流排出,改善排水。
成果
改善前
台63線中投西路10K+000,隙地植生及排水環境不良,隙地裸露嚴重。
改善後
改善排水透水設計使隙地內部積水能溢流排出並種植耐病蟲害、高固碳地被植物營造綠化。
隙地改良 - 保水設計導綠帶

- 考量道路排水坡度,現場放樣場鑄緣石高程,引導路面排水至路側綠帶入滲。
- 場鑄路緣石採鋼模施作,以提升線型及道路整體景觀。
- 依據營建署操作手冊數據帶入推估,改善後新作緣石與路面齊平可將水導入綠帶,將綠帶視為生態滯留單元(雨水花園),保水量為2,000m3
成果
改善前
雨水無法導入綠帶、緣石老舊破損、植被生長不佳
改善後
改善後新作緣石與路面齊平可將水導入綠帶,將綠帶視為生態滯留單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