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段季節景緻
91.95K-步道銀河
新設步道景觀
89k楓紅
「新中橫公路嘉義玉山線」,即俗稱的「阿里山公路」,在臺灣公路網中編列為省道「台18線」。起點為嘉義縣太保市高鐵大道西端與故宮大道交會處,迄於南投縣信義鄉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鞍部(省道台21線終點),全長109.316公里並連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各景點以及玉山國家公園,早在漢人進入阿里山之前,最早的住民鄒族人便已從嘉南平原一帶輾轉至此落腳,現今鄒族的兩大部落特富野社(Tfuya)與達邦社(Tapaytt)皆分布於阿里山山脈一帶。隨著公路開放通車,鄒族的傳統文化也隨之被大家看見與認識。
本路段以設施減量及生態環境補償理念,採80%的生態維護、20%的景觀營造,運用綠資材坍方落石及風倒木,打造道路沿線景觀。選擇視野良好或雜亂的路肩進行整理,包括去水泥化(舊有護欄打除並新建鋼板護欄)、加速裸坡植物演替(剷除芒草替植在地植物)、坍方孤石造景、綠帶展延接順、並邀請鄒族長老施作傳統藤編。如果厭煩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吵雜,不妨沿著公路往自忠方向,享受寧靜的森呼吸。
阿里山後花園
台18線85k~95k
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阿里山工務段
(05)2592427
隙頂為阿里山公路新興景點,因距離嘉義市區僅約40分鐘車程,容易親近,易吸引民眾前往,如要欣賞令人驚艷的夕陽美景,則需沿著二延平步道走到最高點。
阿里山公路沿線櫻花入秋後陸續綻放,最早是10~12月隙頂的河津櫻,山櫻花、阿龜櫻(富士櫻)、霧社櫻及福爾摩沙櫻,依時序於11月至隔年3月綻放,3~4月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吉野櫻花季作結,賞花期達半年。
阿里山賞蟲季眾所皆知,但少有人知道59k處巃頭附近亦有螢火蟲蹤影。本路段在莫拉克風災崩坍後,復建主要採石籠及型框植生生態工法,運用草本植被保護邊坡,高相對濕度塑造了適合螢火蟲生長的棲地。
攝影界所謂琉璃光,聚落的光源在雲層環繞底下,穿透雲層漫射出夢幻的藍光、紅光、黃光,有如油畫般渲染漫射出七彩光線。尤其入秋後,由石棹往山頂,居高臨下欣賞雲海、夕陽宛如仙境。
本路段起自十字路訖至二萬坪,十字路(台18線76.6K)是阿里山公路最靠近森林鐵道的聚落,昔日鄒族才子搭乘火車行經十字落,遙望達邦社及來吉社,如今森林鐵道僅剩遊憩接駁功能,繁榮景象已不復存在,而公路接續鐵道的大部分功能;我們於78.8K設置鄒族分享亭傳統建築一座,俯瞰達邦社及特富野社,遙想當年鄒族人望鄉的情境。
「新中橫公路」,又稱新中部橫貫公路,位於臺灣中央地帶,以玉山為中心,分出:嘉義—玉山、水里—玉山、玉里—玉山,其中玉里—玉山線因生態保育的意識抬頭及路線通過玉山國家公園,最後在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下放棄興建,形成一條「沒有橫貫」的公路。新中橫,沒有美麗海岸線、沒有森林鐵道的高山公路,卻是不斷受風災豪雨考驗,不願向災難低頭,抗壓性與適應力極高的頑強公路。新中橫的存在,凸顯出氣候變遷的問題,改變人們對自然環境的態度,強調出公共建設設計與施工的重要性。環顧臺灣公路發展史,我們很難再找到像新中橫這樣有挑戰性又兼具時代意義的公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