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公路蛻變
鳳凰林自行車道

成果
改善前
原本為一般道路閒置隙地,植栽生長雜亂且常有垃圾夾雜其中。
改善後
順應原有邊坡地形起伏及適度蜿蜒設計融入當地自然環境,精簡設施減量開挖,建立人本導向的安全綠色自行車隧道,串聯新城(太魯閣)火車站至太魯閣國家公園間自行車道系統。
臭水溝華麗變身-生態溝

戮力改造下醜小鴨變天鵝
1.鳳凰林生態溝原為一排放廢汙水之臭水溝,後因公路興建成為道路排水邊溝的一部分,在多年戮力改造下醜小鴨變天鵝,成為現今生態豐富多元的生態溝,除原有植物外,由本分局員工親赴馬太鞍溼地採集水生植物,引進多數本土植栽,如紅蓼、粉面虎尾草、藺草、水毛花及長梗滿天星等數種植物,呈現多樣化自然植物群落樣態,大幅提升生態豐富度。並利用這些水生植物搭配礫間淨水工法,淨化周邊亞洲水泥宿舍生活廢水,整體淨化成效良好,生態溝可說是臺灣版的人工溼地兼具雨水花園混合體的典範案例,更是工業區植生綠化的前瞻創新作為。
2.生態溝中設置竹筒,並於兩側堆砌石塊打
成果
改善前
鳳凰林生態溝原為一排放廢汙水之臭水溝,後因公路興建成為道路排水邊溝的一部分。
改善後
經多年戮力改造下醜小鴨變天鵝,水生植物搭配礫間淨水工法的生態溝,除原有植物外,並赴馬太鞍溼地採集水生植物,如紅蓼、粉面虎尾草等數種植物呈現多樣化自然植物群落樣態,大幅提升生態豐富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