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南港溪曲流地形
發布日期:
簡介
南港溪溪谷河道狹窄,水流多變,有短瀑、激流、淺潭,經年累月向下沖刷切割,造就美麗的奇岩巨石。經數個大曲流後,流經大石股、清德,於柑子林會合北港溪成烏溪。

秘境傳說
南港溪為烏溪的重要支流,流域分布於國姓鄉南部、埔里鎮全境、魚池鄉東部及仁愛鄉中西部,主流(最長河道)上游為眉溪,於人止關附近與北側流來之東眼溪會合,於埔里盆地西部之向善附近與南港溪合流,隨後即西行出盆地而進入山區。台14線是臺中至埔里重要連絡道路,現今車流量減少,被遺忘的溪谷美景重獲青睞,沿線可一睹原始自然山水地貌。
曲流,又稱河曲、河套或蜿蜒型河流,河流在山谷轉了個大彎,使河水改變了奔流的方向。大石村擁有清澈溪水、與重重山巒相映成趣,連河水和巨石都樂此而流連忘返。
基本資料
點選地圖上方[顯示詳細地圖]可另開新視窗連結至google map進行路線規劃。
-
主題公路名稱
-
里程樁號
台14線 43k+200
-
建議停留時間
30分鐘
逐三小時天氣預報
相關推薦

台14有藝思:藝術大道
畢卡索曾言:「藝術能拂去心靈的塵埃。」臺灣藝術大道的構想與宗旨在結合中潭公路沿線地域之自然景觀、藝術人文與農特產業,期能發展塑造成為臺灣獨一無二的藝術大道,兼具山川特色和藝術品味的觀光熱點。

夜之精靈:守護純淨的螢光蕈
南投縣國姓鄉南港村竹林裡,在暗夜中發出神秘的光芒,定睛一看,這個光芒不是螢火蟲,倒像一個一個螢光的水母,也像點點星光,這是非常罕見的螢光蕈。特別是雨後蕈菇更是繁盛,在夜裡形成一片螢光地毯。

消失的草魚潭:尋找大山豬
位於南投縣國姓鄉育樂隧道順樁出口的路肩隙地,經過公路局、台電公司、社區與當地小學師生共同改造後,原本雜草叢生之地變成新的景觀營造亮點,重新為用路人打開視野,成為自行車及重機騎士停佇休憩的秘密景點。

九份二山:生生不息
九份二山,最早在日治時代地圖已有紀錄,直到921地震後引發探勘熱潮。其位於臺灣南投縣中寮鄉與國姓鄉交界處,為南港溪支流韭菜湖溪與貓羅溪支流平林溪的分水嶺,峰頂海拔1,178公尺,為臺灣小百岳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