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:::

DT-行旅台灣-Logo

:::

台30線遊山玩水浸溫泉

發布日期:
4k+100空拍南安瀑布

4k+100空拍南安瀑布

24k+600金針花海

24k+600金針花海

4k+300附近小瀑布

4k+300附近小瀑布

0k+800休憩點櫸樹及石桌

0k+800休憩點櫸樹及石桌

4k+100南安瀑布

4k+100南安瀑布

7k~12k 3月底落葉後剛萌葉的小葉欖仁

7k~12k 3月底落葉後剛萌葉的小葉欖仁

0k~10k常出現鳳蝶粉蝶

0k~10k常出現鳳蝶粉蝶

5k+950八通關石碑

5k+950八通關石碑

2k+500鹿鳴古道入口規畫的停車空間

2k+500鹿鳴古道入口規畫的停車空間

21k+500安通大溫泉二級古蹟

21k+500安通大溫泉二級古蹟

2k+500附近進入鹿鳴步道可俯視台30線及拉庫

2k+500附近進入鹿鳴步道可俯視台30線及拉庫

26k+200玉長隧道上方的瀑布與櫻花

26k+200玉長隧道上方的瀑布與櫻花

3k+500休憩點設置

3k+500休憩點設置

3k+000休憩點

3k+000休憩點

2k+500步行15分鐘可達鹿鳴吊橋

2k+500步行15分鐘可達鹿鳴吊橋

25k+600眺望玉山群峰解說牌

25k+600眺望玉山群峰解說牌

5k+900綠油油稻田景觀

5k+900綠油油稻田景觀

7k~12k 1月份的油菜花與小葉欖仁

7k~12k 1月份的油菜花與小葉欖仁

3k+500休憩點可眺望拉庫拉庫溪

3k+500休憩點可眺望拉庫拉庫溪

0k+000 瓦拉米步道口

0k+000 瓦拉米步道口

7k+000拉庫拉庫溪清澈溪水

7k+000拉庫拉庫溪清澈溪水

21k+500免費露天溫泉池

21k+500免費露天溫泉池

2k+500附近藍腹鷴

2k+500附近藍腹鷴

0k+000進入瓦拉米步道

0k+000進入瓦拉米步道

9k+000休憩點可欣賞稻田景觀及遠眺海岸山脈

9k+000休憩點可欣賞稻田景觀及遠眺海岸山脈

15k+900附近自行車道上板塊撞擊斷層帶

15k+900附近自行車道上板塊撞擊斷層帶

2k+100休憩點石桌設置

2k+100休憩點石桌設置

11k+500巧遇的彩虹

11k+500巧遇的彩虹

24k+600菱線東行

24k+600菱線東行

25k+000菱線西行,可眺望中央山脈

25k+000菱線西行,可眺望中央山脈

9k+500_換葉小葉欖仁

9k+500_換葉小葉欖仁

26k+300隧道上方瀑布

26k+300隧道上方瀑布

9k+500稻田及海岸山脈景觀

9k+500稻田及海岸山脈景觀

7k-10k小葉欖仁與藍姆案山

7k-10k小葉欖仁與藍姆案山

4k+100空拍南安瀑布

4k+100空拍南安瀑布

24k+600金針花海

24k+600金針花海

4k+300附近小瀑布

4k+300附近小瀑布

0k+800休憩點櫸樹及石桌

0k+800休憩點櫸樹及石桌

4k+100南安瀑布

4k+100南安瀑布

7k~12k 3月底落葉後剛萌葉的小葉欖仁

7k~12k 3月底落葉後剛萌葉的小葉欖仁

0k~10k常出現鳳蝶粉蝶

0k~10k常出現鳳蝶粉蝶

5k+950八通關石碑

5k+950八通關石碑

2k+500鹿鳴古道入口規畫的停車空間

2k+500鹿鳴古道入口規畫的停車空間

21k+500安通大溫泉二級古蹟

21k+500安通大溫泉二級古蹟

2k+500附近進入鹿鳴步道可俯視台30線及拉庫

2k+500附近進入鹿鳴步道可俯視台30線及拉庫

26k+200玉長隧道上方的瀑布與櫻花

26k+200玉長隧道上方的瀑布與櫻花

3k+500休憩點設置

3k+500休憩點設置

3k+000休憩點

3k+000休憩點

2k+500步行15分鐘可達鹿鳴吊橋

2k+500步行15分鐘可達鹿鳴吊橋

25k+600眺望玉山群峰解說牌

25k+600眺望玉山群峰解說牌

5k+900綠油油稻田景觀

5k+900綠油油稻田景觀

7k~12k 1月份的油菜花與小葉欖仁

7k~12k 1月份的油菜花與小葉欖仁

3k+500休憩點可眺望拉庫拉庫溪

3k+500休憩點可眺望拉庫拉庫溪

0k+000 瓦拉米步道口

0k+000 瓦拉米步道口

7k+000拉庫拉庫溪清澈溪水

7k+000拉庫拉庫溪清澈溪水

21k+500免費露天溫泉池

21k+500免費露天溫泉池

2k+500附近藍腹鷴

2k+500附近藍腹鷴

0k+000進入瓦拉米步道

0k+000進入瓦拉米步道

9k+000休憩點可欣賞稻田景觀及遠眺海岸山脈

9k+000休憩點可欣賞稻田景觀及遠眺海岸山脈

15k+900附近自行車道上板塊撞擊斷層帶

15k+900附近自行車道上板塊撞擊斷層帶

2k+100休憩點石桌設置

2k+100休憩點石桌設置

11k+500巧遇的彩虹

11k+500巧遇的彩虹

24k+600菱線東行

24k+600菱線東行

25k+000菱線西行,可眺望中央山脈

25k+000菱線西行,可眺望中央山脈

9k+500_換葉小葉欖仁

9k+500_換葉小葉欖仁

26k+300隧道上方瀑布

26k+300隧道上方瀑布

9k+500稻田及海岸山脈景觀

9k+500稻田及海岸山脈景觀

7k-10k小葉欖仁與藍姆案山

7k-10k小葉欖仁與藍姆案山

相簿瀏覽人次:297

相關影音

公路故事

台30線樁號起點0k,早期是台18線191k,因生態保護問題,取消連接南投水里路段闢建計畫,原計畫自嘉義水里穿越八通關草原通往玉里, 西部於興建到玉山塔塔加後,因顧慮環境生態破壞,而未開通,東部只闢建15公里,於玉長公路開通後,與台18線東段合併,並於民國96年改為台30線。
八通關古道是台灣最早的橫貫公路「八通關」(鄒族語「八通關」,原義是玉山),最早修築於清朝時代,起源因1874年的「牡丹社事件」,沈葆楨為加強防務,來臺建立交通系統,分北、中、南三路打通中央山脈,其中「中路」就是八通關古道,從竹山至玉里,沿山陵線修築,歷時11個月貫通,共修築152公里。光緒元年(1875年),提督吳光亮率領廣東飛虎軍,完成八通關古道後,駐軍於玉里、瑞穗,為考量軍事補給方便性,選擇以海運補給,於是從東部璞石閣(玉里)紅座(安通) 開鑿道路,越過海岸山脈並沿石門溪達長濱鄉城山,即今所稱安通越嶺古道後,再聯接成功漁港,以海運加人力搬運方式完成軍事物質等運補。 日治時代:日人為掠奪臺灣山林資源及制止布農族人阻擾反抗,共闢建14條橫貫臺灣東西的聯絡道路,現存的八通關路徑, 一般稱做「八通關越嶺道」,於1919年起共修築126公里,為便利拖行槍砲武器,路線沿等高線修築,中途設立多處駐在所,以監視並控管這些地區。
目前台30線0K~2k+500公路是沿日本人開闢路線興建,在2k+500處越嶺道與公路分開後,在7K+500處再度與公路交會。

主題特色

台30線坐落於花蓮縣卓溪鄉、玉里鎮及富里鄉及臺東縣長濱鄉,起點位於玉山國家公園東部登山口,終點位於長濱鄉寧埔村,是花東地區山海線往來的重要通道,亦是接壤旅遊勝地的道路。

來訪者可於抵達台鐵玉里站後,租借自行車或汽機車前往本路段中最重要的休憩點—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,遊客中心除有展覽外,更提供室內外導覽服務及定點放映宣導影片,遊客中心前方樟樹林下還有休憩平台及野餐桌椅,提供往來遊客及當地居民休憩或賞景使用,休憩平台外有一片30餘公頃稻米種植區,俗稱玉山下的第一畝田,稻穗於收成時呈顯金黃稻浪,美不勝收。

本路段最佳停留時段為清晨5點至上午10點及下午3點至6點,避開夏季炎熱時段,遊玩期則是全年皆適合來訪。

沿途田園景觀從每年12~1月的油菜花、2月及8月插秧前的水田鏡面、3~5月及9~10月綠色稻海、6月及11月黃金稻穗,7月則是進入收成後的農閒時間。

以自行車來訪者可於13k+900處右轉進入玉富自行車道,途經歐亞板塊及大陸板塊的交界點,享受慢步調的休閒時光,自行車道終點19k+100處安通路段左轉銜接進入玉長公路,

進入山區路段後,沿路蜿蜒起伏,景色綠意盎然,約21k+500處則是安通溫泉區,屬鹼性碳酸泉,是個放鬆泡湯泡腳的好地方,更有提供公共泡腳池給來往旅人使用,在25k+400處可在由觀光局縱管處所興建的涼亭稍作停留,轉頭便能眺望玉山群峰,在26k+200處經過隧道機房旁小路可前往玉長瀑布,仰望磅礡的水流,在鄰近瀑布約100公尺處,矗立著一顆千年九芎,俯視著來往的路人。

基本資料

點選地圖中的Google 圖示可另開新視窗連結至google map進行路線規劃。
  • 主題公路名稱

    台30線遊山玩水浸溫泉

  • 里程樁號

    台30線0k~28k+902

  • 服務設施

    • 展示館
    • 住宿
    • 停車場
    • 涼亭
    • 派出所
    • 觀景台
    • 洗手間
    • 休憩區
    • 遊客中心
    • 服務台
    • 公車站
    • 園區服務
    • 步道
  • 維護機關

    東區養護工程分局玉里工務段

    (03)8882493

相關秘境

千年九芎

玉長瀑布與千年九芎

台30線

隧道上方有瀑布,平時涓涓細水,前方空地有放2個石桌,可泡茶休憩,鄰近約100公尺(屬私人區域)有棵難得一見千年九芎

花蓮縣

省道相關公路

玉長隧道東洞口

台30線 - 玉長串連 , 山海相戀

台30線

美麗的花東縱谷與神秘的東部濱海地區,早期因著海岸山脈一山之隔形同陌路。 民國96年06月16日玉長公路通車後,往來海岸山脈東西兩側的車輛,行車時間縮短了至少30分鐘 ; 更將花東縱谷的田野自然風光,和東部海岸豐富多變的地形景緻串連, 山海從此相戀蔚為佳話。

臺東縣
秘境數:5
回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