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雲林縣古坑鄉-綠廊道
公路故事
古坑鄉位於臺灣雲林縣東南端,是雲林縣面積最大的鄉鎮,以生產古坑咖啡聞名。古坑舊稱為「庵古坑」,1920年改稱為古坑。
早於日治時期,日本人就開始在荷包山栽種多達300公頃的「阿拉比卡」品種咖啡,由於品質優良,更獲選當時進貢日本天皇的重要經濟作物。
台3線於1997年進行拓寬,為保留日治時期的芒果樹,以外環道方式興建新台3線,舊路則為今日的「古坑綠色隧道景觀公園」。
舊台3線1千多株樹齡超過50年的芒果樹綿延長達2公里,因為當年的保留才有今日的綠色隧道景觀,與台3線樟樹林蔭道的景觀相互輝映。
主題特色
除了寬廣的古坑綠色隧道景觀公園與舊台3線的芒果樹林蔭道,本路段兩側綿延的樟樹也別具特色,特別是中華科技大學雲林校區至興昌國小的路段,近景是公路兩側列植濃密高大的樟樹,背景則是台糖造林地,路側非必要的紐澤西護欄移除後讓視野更加開闊,連結層層疊疊的綠意,行走在本路段舒適且愜意。
基本資料
-
主題公路名稱
雲林縣古坑鄉-綠廊道
-
里程樁號
台3線256k~264k
-
服務設施
停車場
洗手間
休憩區
遊客中心
公車站
販賣部
公用電話
園區服務
步道
餐飲
-
維護機關
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斗南工務段
(05)5972014
相關秘境
省道相關公路

漫漫台三線,追逐風和自由
台3線,俗稱內山公路,是全臺第3長之省道公路,僅次於台1線、台9線,屬於縱貫公路系統之一環,行經臺灣西部鄰近山之鄉鎮市區,沿線地形多呈丘陵地、台地。該路線早在清領時期是漢人和原住民的分界線,代表了台灣文明發展史,更是漢人跟原住民之間的血淚歷史;而自日治時期則被視為軍事用途而闢建,這些零星分散的戰備道路與產業道路,便是台3線的前身。 豐厚的人文歷史與自然地景,造就現今台3線的樣貌,而這條漫漫大道也對山區的交通、經濟、觀光以及農業發展,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
竹林滿山 前山首城
竹山鎮,舊稱「林圯埔」,位於南投縣西南隅,地處濁水溪南岸、清水溪東岸,因清代曾為雲林縣縣治,而有「前山第一城」之稱。 台3線與台3丙線是竹山鎮重要的交通動脈,穿越市區商業區、串聯各觀光景點。

台3線 內山的客家風光
台3線俗稱內山公路,在清朝是漢人與原住民開墾的地界,日治時代是軍事治理和產業發展的道路,而現在,是富含客家文化與產業的浪漫大道,沿途穿梭在丘陵、台地間,於新竹縣境內主要串連著關西、橫山、竹東、北埔、峨眉等鄉鎮,為當地主要經濟及對外聯絡幹道,沿線自然景觀豐富,可遠眺山林、近賞湖光,只要在某個轉彎處往更深處的山林望去,便是一片又一片碧綠於山坡上的茶園,旅人可於此沐浴於漫遊、慢活的客家風情中。